保山汽车美容店招学徒吗,赣南棕树是什么品种?
棕树是国内分布最广,分布纬度最高的棕榈科种类。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耐寒性极强,稍耐阴。在我国大部分省份均有分布。棕树全身是宝,可最值钱的一般人都不知道。那就是棕树的花。在棕花嫩的时候采摘下来,就是一道很好的美食。在云南的保山地区、江西赣南地区和部分城市,这是一道节日不可或缺的招牌菜。当地人管这个嫩棕花叫棕包,棕贝等。
你的家乡景点有哪些特色?
二克山
山体由玄武岩构成,海拔430.7米,呈东南——西北走向,面积1.2平方公里。表层为沉积的风砂土,下层为火山灰。南坡为人工松林,北坡为自然林。山上曾有庙宇多处。
据《黑龙江志稿》卷三载:“克东县境内之山有名喀尔喀图山,一作克尔克图,省作二克山”。又因克山、克东二县毗邻而得名。
楞严寺
楞严宝塔高68米,地面上共有七层,下设地宫。
在大雄宝殿的两侧山尖处,有钟鼓二楼,各殿后的山坡处为长住憎寮。
中国四川色达五明佛学院的活佛早已知黑龙江要建楞严宝塔,与1997年命人将八颗金刚舍利送至克东,为镇塔之宝。
日出
没有云雾缭绕,只有炊烟袅袅
日落
夜景
北斗七星
秋色
冬景
雾凇
这个铁链子你敢添吗?
帐篷
雪洞
楞严寺
大理有哪些历史古迹?
#了不起的城市#在云南省保山县与永平县交界处的澜沧江上,有一座飞架在悬崖绝壁之上的铁索桥,1986年前的霁虹桥是我国最古老的铁索桥。霁虹桥的位置是西汉的兰津古渡,东汉曾流传“渡傅南,越兰津”的歌谣。丝绸之路出现之前两世纪,从四川西昌起,经云南姚安、下关、保山,进入缅甸、印度等国的“西南丝道”就已形成,霁虹桥就是这条古驿道上的咽喉。此处古为舟筏渡口;东汉永平年初架起藤蔑桥;元贞年(1295年)改架木桥,得名霁虹桥;明代成化十一年(1475年)改建铁索桥,清康熙年间重修。相传当年造铁索桥时,原有的木桥被江水冲毁,要把每根手臂粗,数千斤重、百余米长的铁链从当东岸送到西岸十分困难。一位年轻的工匠从射箭猎兽得到启发,根据他的建议,工匠们在陡峭的东岸用数根粗细不等,与铁链一般长的麻绳由细至粗结好,然后把粗头系在铁链上,细头系在箭尾上,射到西岸,西岸的工匠把麻绳捆在绞车上,摇动转轮,将铁链拖到西岸,固定在埋入地下几米深的铁铸万年桩上。霁虹桥跨度为57.3米,宽3.7米,由18根铁索链悬吊两岸,上铺桥板。两个桥墩上有古朴典雅的桥堡,分别名为“武侯祠”和“观音庙”。霁虹桥西岸绝壁上刻有历代文人墨客书写的“西南第一桥”、“悬崖奇渡”、“金齿咽喉”等等;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到过此桥。
霁虹桥是历代开发西南必经的关隘要道,在地理位置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桥上曾设有税所和办案机构。1942年5月,日本侵略军曾派三十余架飞机在霁虹桥上空轰炸,因地势险要,古桥得以幸免。
1986年,古桥被洪水冲毁。
历史
2.1早期
东汉永平年间,征集大量民工在汹涌的澜沧江上搭桥,最终一座藤蔑桥在东汉永平年间横跨两岸,形如雨霁彩虹出,得到霁虹桥的名头。大理 “汉德广,开不宾;渡博南,越兰津;渡澜沧,为他人。”这首民歌,是服役民工心底的怨怒。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唐樊绰《云南志》(《蛮书》)里说:“澜沧江南流入海,龙尾城(今大理)西第七驿有桥,即永昌也。两岸高险,水迅激,横亘大竹索为梁,上布箦,箦上实板,仍通以竹屋盖桥。其穿索石孔,孔明所凿也。”根据此段史料记载的推断,在三国时期,诸葛亮部队南征时,就改渡为桥了,只不过是一座竹索桥。元代不见资料记载。仅在清倪蜕《滇南杂志•卷七霁虹》说:“元也先不花西征,始更以巨木,题曰‘霁虹’,后圮,复以舟渡。
2.2 明朝
明成化年间(约公元1476年),霁虹桥附近永平侧江项寺了然和尚用化缘得来的资金将桥改建为铁索桥(一说为弘治年间王槐建),稳固性大大加强。
明正德《云南志》说:“旧以竹索为桥,修废不一。洪武间镇抚华岳,铸二铁柱于两岸以维舟,然岸陡水悍,时遭覆溺,后架木为桥,又为回禄所毁,弘治十四年(1501年),兵备副使王愧重修,构属于其上,贯以铁绳,行者若履平地”。
明张志淳《重修霁虹桥记》说:“桥又倾,镇守太监朱奉及参将沐崧,命所司葺之,以图久远,始事于正德六年(1511年)十一月八日,落成以次年四月二十一日,上覆以屋,下承以巨索,而景之崖上,大率制皆仍了然之日,而贞固皆福之矣。”
明郭春震《重修霁虹桥记》说:“嘉靖己酉(1549年)夏,霁虹桥复圮,有司白其事于分巡检宪孟公,请于两台,予奉玺书按部继至,饬财度工,以千户万汇、巡检王贵之督工,凡三逾月乃落成。”该文记载了嘉靖己酉年(1549年),毁了后又重建的情况。
明万历刘廷蕙《重建霁虹桥碑记》说:“万历丁酉(1597年)春,大侯州奉学夺印谋官,借资顺宁酋长猛廷瑞。猛廷瑞者,素蓄不轨,惴惴虞其及也,遂取二桥。一日,畀炎火,……顾二桥渐然烬余,犹病涉,非可以委土寅射利者。……讫工于嘉。平月之十日,凡五阅月,而二桥告成,规峙且廓焉。”该碑文刻立于明万历年间,记载了丁酉年(1597年)桥被兵焚毁的情况,以及重建经过。明万历邓原岳《重修霁虹桥记》说:“蒲夷再叛,大中丞陈公命率总偏师剿之,兵宪杜公监其军,授以方略,军威大振。贼走,路绝,计无所出,夜潜出烧桥,欲以断饷道而困永昌,一夜尽为煨烬,……尔前募建时颇有赢镪,度不足,则捐俸为大役。先,巡宪张公割禀余佐之,二三守相及缙绅三老,亦名乐助其成。经始于春二月,而毕役于夏六月。矫若长虹,翩若半月;力将岸争,势与空斗。”该碑文刻立于万历年间,记载了霁虹桥遭兵祸焚毁后,在陈用宾等人的支持下重修的经过。明天启《滇志》说:“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为顺宁猛酋所焚,兵备副使邵以仁重建,二十八年(1600年)复毁,兵备副使杜华先、分巡按察使张尧臣捐俸修,知府华存礼请于两岸设弓兵守之。”该文记载了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和二十八年(1600年)两次所毁又重修的情况。明《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说:“万历丙午(1606年),顺宁土酋猛廷瑞叛,阻兵烧毁。崇祯戊辰(1628年),云龙叛贼王磐又烧毁。四十年间,二次被毁,今己巳(1629年)复建,委千户一员守卫。”该文记载了万历丙午年(1606年)和崇祯戊辰年(1628年)两次被毁又重建的情况。 2.3明朝之后
清乾隆《永昌府志》说:“明季复毁,顺治(1644~1661年)间,督抚司道各捐金檄金腾道纪尧典督建,两端系铁缆十六,覆板于上,为屋三十二楹,长三百六十丈,南北为关楼四,宏敞坚致,视昔有加,后毁于兵。康熙十二年(1673年),总兵张国柱重建,吴逆时又毁。二十年(1681年),知县蒋嘉漠重建。二十七年(1688年),总兵偏图增修两亭于南北(按:东西)岸,桥旁翼以栏杆,日久捐蚀。三十八年(1699年),总兵周化凤、知府罗伦、知县程奕重修。乾隆十五年(1750年)水泛冲毁,知府曹梦龙、知县顿权重修”。该文记述了从顺治到乾隆间“四毁四建”及其增修情况。 清光绪《永昌府志》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兵燹焚毁,铁索坠于江中,知府李恒谦重修。”该文简要记载了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毁和修的情况。
民国《保山县志》说:“民国十五年(1926年),匪乱,拆板桥,后又修之。此桥当永昌交通要冲,既建铁桥后,屡毁屡修,一郡之治乱所系,不徒商旅之往还也。”民国《重修保山澜沧江桥碑序》说:“庚午(民国19年,即1930年)十二月二日,天将明时,有大帮驮牛争先过桥,不服制止,致使牛拥挤桥上,压力过重,当即铁链踩断两根,三日正午又有驼货马驮数十头,相继强行达桥,未及过半,铁索又断十根,仅余两根,桥板已坠水面,完全不能通过。桥断之后,当时采取的修桥措施是:县府于勘明后,召集所属各机关暨商会人员开会研议,对于目前救济交通,暂编浮桥一座以便继续通行,一面鸠工庀材重建铁桥用符原状,所需工程款项,除饬杉阳(今永平杉阳乡)人民耕种养木公山者,仍然向例供应桥板外,其余铁木石工,永保二县均有应募之人传到,分别服役,仍然付工资,议由往来货驮,行人牧畜等项,量予抽取功德。”1938年8月滇缅公路通车后,人流才基本停止,只是两岸邻居少数人行走往来而已。
2.4 1949年之后
1949年云南边纵七支队西进保山,为阻止保安团追击,将18根铁索宰断。1952年重新修复。
霁虹桥在500多年的风雨中,屡次遭受灭顶之灾,伤残无数。据统计,仅截止滇缅公路通车的1938年,霁虹桥就被澜沧江卷走10余次,重建和大修达19次。可谓“屡败屡战”,百折不挠。
1986年10月12日,在其上150米处燕子岩因暴雨滑坡,载断江流达15分钟,洪流高出桥面达7米,将霁虹桥15根铁链冲断,桥亭冲毁。1998年7月至1999年6月,保山市洞经协会募集资金12万元,在原桥上20米处重新架设成长120米、宽2米的钢索木面板桥,取名“尚德桥”。
结构特点
根据1981年实测,桥总长113.4米,净跨径为57.3米,桥宽3.7米。全桥共有18根铁索,底索16根,承重部分是4根1组共3组,扶拦索每边一根。底索上覆盖纵横木板。铁索锚固在两岸桥台的尾部,桥台长约23米。铁链扣环直径2.5~2.8厘米,长30~40厘米,宽8~12厘米;扶拦索由长8~9厘米,宽7厘米左右的短扣环组成。两岸桥墩用条石彻成半园形。桥高出水面(旱季)12.5米,桥重(悬空部分)约15吨。两岸桥墩上建有关楼(西关楼已毁,东关楼尚存。)和过亭。桥东原有武候祠、玉皇阁,桥西有观音阁、古堡、御书楼等古建筑,均已倾倒。
万年桩
万年桩,原本在霁虹桥两侧都有。一根根铁链套在万年桩上,沿桥墩而过,穿入崖缝中。1986年洪水将东边的万年桩冲得无影无踪。现在只有霁虹桥西边摩崖石刻下方还有一棵,露出地面约80厘米,周长约72厘米,下呈圆柱形,顶呈蘑菇形——说白了,就是一个男性生殖器的模样。 路过霁虹桥的行人尤其是两岸老百姓,都喜欢抚摸一下万年桩。摸一摸,过河就稳当了,面对奔腾的江水,心中也就少了些慌乱。夜里,还会有一些妇女来万年桩上坐坐,这样就会增加受孕的机会,达到和烧香磕头同样的效果。万年桩上方靠近“表里山河”题刻处有一个约50厘米长、40厘米宽的长方形石洞,落着几块小石头。当地人说,这是和万年桩“配套”使用的:孕妇站在万年桩旁边,向石洞投掷小石块,石头落稳了,就会生男孩。
摩崖石刻
与霁虹桥浑然一体的摩崖石刻伫立在沉寂的古渡旁,因霁虹桥的存在而相互辉映。这些题刻,大多出自明清两代,现尚有20余条清晰可鉴,多数字大如斗,古风袭人。其中书写于清康熙癸未年间(公元1703年)冬天的“霁虹桥”3字,幅高1.27米,宽3.4米,体壮气足,格外醒目。“西南第一桥”直书阴刻,字高0.8米,笔力雄健,章法亦佳;还有“沧江飞虹”、“悬崖奇渡”、“金齿咽喉”、“天南锁钥”等,均古意苍苍,各具特色。在题刻中,多数字大盈尺,风骨高古,雄浑壮丽;颇有气魄。隶、草、楷书各体皆备。从内容上看,一类是题颂长虹卧波的,如清康熙年间的霁虹桥,明代成化年间的西南第一桥,及督学使吴鹏的沧水飞虹等。第二类是赞美古渡天堑的,如清康熙年间的天南锁钥。,乾隆年间的悬崖奇渡,明嘉靖年间的壁立万仍,还有兰津渡、金齿咽喉、要塞天成、悬岩奇渡等。第三类是称颂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具有代表性的是每字高约1.8米的“人力所通”。 在诗联中,首推明代永昌(今保山)人张含的《兰津渡》。 山形宛抱哀牢国,千崖万壑生松风。石路其从汉诸葛,铁柱或传唐鄂公。桥通赤霄俯碧马,江含紫烟浮白龙。渔梁鹊架得有此,绝顶咫尺樊桐公。诗用楷书题于壁上,为横幅,每字约10厘米见方。诗用精妙之笔传神地称颂了霁虹桥的悠久历史和宏伟之势,表达了作者对前人辟渡建桥开创之功的凭吊之情。此外,还有明代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春,监察御史王大任题写的:怪石倒悬侵地隘,长江诘曲盘山多。一联,比喻贴切,对仗工整,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兰津古渡的地形、地貌特点,给人以如临天险之境的感觉。 随着小湾水电站2008年蓄水,这些汇聚了名家才思慧想的摩崖石刻将从此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交通
到霁虹桥,有东西二路。东路由大理至永平杉阳,然后沿博南山盘旋而下直至江边;西路从保山经水寨,至桥边。二者相比较,东路较平,且古迹较多,“古道”风味较浓。从保山到水寨,已有简易公路。水寨,四面是高山,谷底有一小片平地,旁有小村,即水寨。从这里下车步行,从东南方向沿水寨河徐徐顺山谷而下,约2里,到罗岷山口,澜沧江即遥遥在望。从这里至江边的平坡村,是一条东西向的峡谷。两山夹峙,一径陡绝,崎岖回环,古称“梯云路”。下坡的第一段,称为“倒马坎”,据说是因山路陡险,“马蹄高下处,一步一心惊”(黄万春诗),跋涉艰难,故名。水寨河沿沟泻下,水陡势险,沿途泥沙多被冲刷,全沟巨石裸露,若狮蹲兽伏。水枯季节,河水仅从岩隙中穿缝而过;至雨季,则箐水汹汹。“涧水飞来琼屑溅,冈腰断处板桥通”。沿途螺径纡徐,磴道盘空;时间一久,沿路小石遍铺,人行其上而常滚动,稍有不慎即会摔倒。由于长年累月马帮过往,铁蹄到处,火星飞溅,青石楼上留下了一个个深深的蹄印,似一种特殊的象形文字,记录着古道漫长悠久的岁月。300多年前徐霞客经过这里的时候,记道:路从“叠磴夹缝间,或西或北,曲折上壑甚峻;两崖夹石如劈,中垂一窗,水捣石而下,磴依壁而上,人若破壁扪天,水若争道跃壑,两不相逊者。夹中古木参霄,虬枝悬蹬,水声石色,冷人心骨”。这段古道的奇、险,至今仍基本如此。云梯路脚,是平坡。这里是一个百户左右的小山村,紧贴在陡峻的罗朗山腹。名虽带“平”,实际仍是“坡”,只不过坡度稍缓罢了。山村虽小,过去却是博南古道上的重要驿站。自滇缅公路通车后,这里才逐渐冷落下来。出平板坡村,沿着山坡北上,一路尽是茅草荒坡,绝少树木。行约3里,古老的兰津渡口,便呈现在面前。
新桥
7.1民间集资新桥
1998年初,霁虹桥被冲毁后的第13个年头,也是有关部门继续保持沉默的第13个年。大理保山市洞经协会(以演奏道教洞经音乐——丽江“纳西古乐”的最主要成分——为主的民间组织,成员多为老年人)一群老人浩浩荡荡翻过梯云路,在霁虹桥遗址边驻扎下来。用募捐来的功德钱,开始启动霁虹桥重修工程。1999年7月10日,古老的霁虹桥遗址旁又出现了一座长120米、宽2米的铁索桥——尚德桥。7.2善德桥复建项目
云南省移民开发局、保山市人民政府、云南华能澜沧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等共同决定复建善德桥。2006年3月31日,善德桥复建项目(属小湾电站淹没区赔偿工程)正式启动,设计(昆明勘察设计院)为单跨柔性钢悬索桥,建于霁虹桥上游一百米处,桥长199.34米,桥面净宽5米,限载20吨(单车道),造价772万元,由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中标承建。工程于2006年3月开工,于2007年1月15日交工。
文物保护
2003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文章《牵挂云南霁虹桥与摩崖石刻的命运》。
2004年春节前后,云南省考古研究所调查小组一行5人前往霁虹桥和摩崖石刻进行了半个月的考察和测绘……
2005年4月,华能集团在发布了“公司斥资三千余万元,妥善保护小湾电站水库淹没文物古迹”的消息,文中明确了“对霁虹桥遗址需要保存的建筑、碑刻,设法移植或拓片保存”的主张。
2006年10月,霁虹桥边的摩崖石刻令人心痛:雨水的冲刷加上人为的破坏——原址上方修建新桥,为此需要新修一条路。结果修路的泥沙毫无顾忌的向下倾倒,埋没了部分摩崖石刻!原来在几百米之外就能看到的“西南第一桥”五个大字,仅仅能看到两个半。朋友们,别忘了给小编点个赞👍哟😊
有什么人均不超过30元的美食小馆吗?
在天津卫
有那么一些小馆子
没有大招牌,但却拥有超级火爆的人气
天津土著称之为“狗食馆”
便民狗食馆是天津的一大特色
虽然环境一般
但菜的味道品质往往是量大价廉
下面这20家津门家喻户晓的狗食馆
你吃过几家?
眼镜烧烤
非常传奇的一家烧烤店,路边摊,但每天饭点准时爆满,地点位于王顶堤保山道,招牌很显眼,店里店外都挂着牌子,内容大概是保证是纯羊肉,如果不是羊肉罚款一万,味儿正,实惠,推荐他家的肉串、鸡翅和烤土豆,蚕蛹。
人均:30元
地址: 南开区 保山道(南开法院西侧50米)
营业时间:每天 17: 00 -- 2: 00
老天津卫锅贴王
早就看到朋友推荐,一直到现在才来!非常接地气的本地美食!特别爱!北方的锅贴,南方的生煎!他家在居民楼里面,吃的都是周围的居民,里面爆满!西湖羊肉非常美味,猪肉三鲜,每个都有虾仁,很实惠,三两起卖,一两六个!炸河虾,猪蹄什么的都有!
人均:20元
地址: 河东区 向阳楼建新路(老天津卫锅贴王)
民权门冯记炸串
传说是天津市最好吃的炸串,26年老店,满满的小时候炸串的味道,老板是两位残疾人夫妻,非常和气热情,大力推荐牛背劲儿、咖喱鸡,牛排也是真材实料,咬开里面就能看见货真价实的牛肉,给力!这里不能堂食,只能外带。
人均:19元
地址: 河北区 靖江路涪江北里楼群(蓬川斜对面)
杨姐煎饼果子(襄阳道总店)
杨姐的名气确实够大,又是跟郭德纲合影,又是上《舌尖上的中国》,门脸上都是和明星的合影。人均都买3份左右,根据夹的东西不同,价格不同,全套有双鸡蛋和单鸡蛋之分,果子也有单双之分,排叉也是,卷圈也会单双。纯绿豆面,天津这么正宗的东西少了!终于可以吃了,咬上一口又脆又香,小时候的味道,不愧是舌尖上的中国!
人均:8元
地址: 和平区 襄阳道3号(近岳阳道)
阎师傅熟梨糕
强烈推荐这家熟梨糕。个头大,糕体一点也不干很湿润,果酱种类特全,基本上每个里面都有鲜果,橘子酱的还吃出来一小瓣橘子。最重要的是便宜,六块钱一份,一份六个。
人均:5元
地址:北辰区环瑞南路宝翠花都听景园正门对面(宝翠花都听景园正门对面)
西北角清真葉記肠粉
他家下午4点开始营业,人气很高,前面总要等很多份才能买到,10-15元一份,现做现卖,虾仁肠粉里的虾仁很嫩,卖相很棒!肠粉也十分Q弹爽滑。
人均:10元
地址: 红桥区 西北角地铁站C出口回民小吃街4排31号
益民餐厅
开了19年了,货真价实的老店,量大味美,回头客不少,很多老主顾,五星级饭店的服务水准,推荐八珍豆腐、黑椒牛肉粒和干煸鱿鱼、酱爆圆白菜,道道都是这家店的主打菜!
人均:30元
地址: 和平区 哈尔滨道120号(近新华路)
柳州路烧麦馆
这家店开了有多少年了?记不清了,反正我吃了十几年了。一直就这么“低调”的生存着,不事张扬。既然叫“烧麦馆”自然主打烧卖系列,料足火好,禁得起咂摸。推荐他家的炸鱼和炸豆腐~
人均:27元
地址: 和平区 柳州路7号华荫南里门口(实验小学对面)
美玲拉面(华苑店)
美玲拉面有很悠久的历史了,从我小的时候就跟着爸爸在解放南路的桥底下吃,真是吃着长大的,黄汤拉面味道浓郁,汤底的放料十分足,都是大段的葱段和大块的姜片,面条也很筋斗,他家的炸豆腐和凉菜是吃拉面的标配,每次去必点。
人均:30元
地址: 西青区 华苑地华里底商迎水道313号
二嫂子煎饼果子(卫津路店)
煎饼一条街上最出名的一家,门口贴了很多照片,有参见天天向上节目的留影,总是排队最多的。煎饼味不错,薄脆也非常脆,圆圆的一摊开,我脑袋凑的近近的,绿豆面的糊糊在热热的摊饼锅上迅速变熟,摸上酱料的时候,真的香气扑鼻而来,同时能开三张饼铛,算是这条街上的大鳄了。
人均:10元
地址: 卫津路与鞍山道口交叉口北30米(鞍山道口热点水煮鱼旁)
红姐东北麻辣拌
很早就听说过滨江道有一家麻辣拌很好吃,终于来拔草啦~点了大名鼎鼎的鸡排,真的炸的很酥脆,薄的很但是是真的鸡肉哦,可以自己放料,超好吃3块一串,每桌必点。一锅麻辣拌,才30,真的太便宜了,便宜哭了,而且味道还不错~ ⊙▽⊙
人均:15元
地址: 和平区滨江道旁与山东路交口路北旁临钓鱼岛家常菜
九河居炸酱面馆(荔湾路店)
每当想起了炸酱面,必去他家,老天津卫都知道的比较正宗的炸酱面,虽然环境一般,但是食材没问题,肉质绝对新鲜,特色是猪蹄,每次必点,太好吃了,炸酱面太大一碗,每次都吃不掉,伴着糖醋面筋,更是无敌美味,价格实惠,他家还有炒菜,下次来尝试!看着都比较有食欲!
人均:30元
地址: 河西区 荔湾路(增进道口)
祥来顺回民饭馆(黄门脸)
这沈阳道上的黄门脸是诞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没有招牌,就像在墙上漆了一面门,店内没有菜单,全凭你点,推荐麻辣鸡肉,炖牛肉,粉丝圆白菜,孜然羊肉,爆三样,很地道!
人均:30元
地址: 和平区 沈阳道古董市场北牌坊对面(近新华路)
王三姑牛肉饼
还是那熟悉的味道,牛肉饼皮薄酥脆,三层皮两层馅,相比别处的馅饼可谓超大馅,牛肉的滑嫰,大葱的香味组合成这一美味,除了牛肉饼之外还有素馅饼也相当美味,各式凉菜10元一盘,这家是清真的,不允许外带食品。
人均:20元
地址: 红桥区 芥园道新春花苑14号楼底商(近清真南大寺)
刘记清真炸串
这家炸串三大优点:一是实惠性价比高,大家看价格就能感觉到了。二是用料实在,只要是自己做的串都特实在,整块的肉,品质也好,面糊不厚,不会特别油。三是刷的酱好吃,酸甜口的。记得买完要趁热吃!咖喱鸡柳、蒜香鸡柳、黑椒鸡柳、麻辣鸡柳、黑椒牛排、鹌鹑蛋,腌的很入味。鱼排是鳕鱼肉,没有刺。
人均:14元
地址:河北区海门路靖江里72-73号楼下保安室旁(华润万家便利店旁)
马记大锅煮
这家店经常要排队,但依然没有阻挡吃货的脚步,都是牛杂类的和素食类的,大火大锅焖煮,非常入味,牛筋皮最好吃,鱼丸,还有豆皮。不过辣酱真是太辣了,去的朋友可以慎重,别放太多。
人均:26元
地址:河北区靖江路南盘江道涪江北里底商
马记炸串
真的是从小吃到大的一家炸串,这么多年味道就没变过,物美价廉的典范,一直坚持手工制作,火候恰到好处,咬下去酥香软烂,嚼起来唇齿留香,坚持用糖和优质番茄酱炒制酱料,细致入微到孜然都用优质的而不是劣质的几元一袋的那种,食材和用料绝对是真材实料,让人放心。
人均:15元
地址: 北辰区佳园里商业街建设银行旁
戴姐清真炸串臭豆腐
有各种炸串和臭豆腐,远近闻名!鸡肉串都是自己腌制自己做的,充满小时候的味道,原材料都是亲自采购,清真的有保障,门脸看着就很干净。五元一份的豆腐,总是给的满满多多的!
人均:8元
地址: 北辰区 佳园南里51门对过存车处旁
东林餐厅
五大道上价格低廉、味道出众的饭馆,大概只有这家了。菜量大、味儿重,招牌菜虾酱鸡肥嫩鲜香,配瓶啤酒那叫一爽;酱爆圆白菜用甜面酱加肉碎爆炒,是目前吃到口味最好的,环境简单平实。
人均:30元
老大鸡肉串
鸡肉爱好者必来的地方!就纯鸡肉串啊,你要不来个二三十串你都不叫来过这里!停车位置充裕不花钱😄关键是撸串环境现在也重新装修了干净多了!鸡翅、鸡肉、鸡腿肉、鸡皮没治了!醋椒豆腐必点,再来盘凉拌火柿子!嗬,倍儿美儿!
人均:25元
地址: 河西区 太湖路佰禾时尚快捷酒店北(近华星北方汽车俱乐部)
关于【保山汽车美容店招学徒吗】和【赣南棕树是什么品种】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