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计算机病毒
1.计算机病毒是由编译器插入计算机程序中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用于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并进行自我复制。
计算机传输的主要方式有:
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传播;
通过移动存储介质传播,包括软盘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
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
2.计算机病毒通常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寄生的
传染性
破坏性
潜伏
伪装
3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方法:
防病毒软件经常更新,以快速检测可能入侵计算机的新病毒或变种;
安全监控软件的使用,主要是防止浏览器被非正常修改,插入钩子,安装不安全的恶意插件;
使用防火墙或杀毒软件,自带防火墙;
关闭电脑自动回放,对电脑和移动存储工具进行常见病毒免疫;
预设病毒特洛伊木马扫描;
注意网址的正确性,避免进入山寨网站;
不要随意接收打开陌生人发来的邮件或通过QQ传递的文件或网站;
使用正版软件;
专机,专用盘,
第二,电子邮件
邮件构成=标题正文附件
第三,防火墙
第四,其他技术
1VR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模拟系统。它使用计算机生成模拟环境。它是多源信息融合,三维动态场景和实体行为的交互系统模拟,使用户沉浸在环境中。
2裸眼3D
裸眼视觉效果:3D是通过两幅图像的叠加,创造出逼真的三维效果,通过特殊的3D眼镜,让用户在观看电影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增强现实技术
增强现实,简称AR,是一种实时计算摄像头图像的位置和角度,并添加相应图像的技术。这项技术的目标是将虚拟世界设置在屏幕上的现实世界中,并与之进行交互。
4.HT全息技术
全息摄影的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的光波信息,这是拍摄过程:被摄物体在激光照射下形成漫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束作为参考光束,打在全息底片上,它与物光束发生干涉,将物光波上各点的相位和振幅转化为随空间变化的强度,从而利用干涉条纹之间的对比度和间隔记录物光波的所有信息。在负片记录后,干涉条纹被显影和定影,它就成为一个全息图,或全息图。第二步,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的光波信息,这是一个成像过程:全息图就像一个复杂的光栅。在相干激光的照射下,线性记录的正弦全息图的衍射光波一般能给出两个像,即原像和共轭像。再现的图像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真实的视觉效果。
5.中国超级计算机
1958年8月1日,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在中国诞生。
第一台超级计算机银河1号于1983年研制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第三个独立设计和开发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2010年,“天河一号A”首次让中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2016年6月,在TOP500最新发布的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中,神威太湖之光超算和天河二号超算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的浮点运算速度是天河二号的两倍,达到每秒9.3亿次。
6.人工智能
英文缩写为AI,是研究和开发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系统的一门新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试图理解智能的本质,并产生一种新的智能机器,能够以类似于人类智能的方式做出反应。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学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7.大数据
8.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付费的模式。该模式提供可用方便和按需的网络访问,以及对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的访问[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和服务]。这些资源可以快速提供。因为它们是以统一的方式管理和调度的,所以用户投入的管理工作很少,或者与服务提供商的交互很少。
9.互联网,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整合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入经济社会领域,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1.在日常使用中,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一软盘
b硬盘
c,CD
d,鼠标
本题考查科技知识,选错项。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有: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传播;通过移动存储介质传播,包括软盘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鼠标属于计算机的输出设备,对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没有影响,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D项,
2.技术,
一字符串匹配
b访问控制技术
c入侵检测技术
d反病毒技术
涂画公共机构
事业单位考试推荐
热门考试
招聘公告
位置表
注册时间
注册阈值
注册入口
考试时间
支付入口
考试科目
考试大纲
应用指南
门票
结果查询
资格审查
采访
工资和报酬/福利
实践考试准备
每日直播
政治事务每周广播
获取信息包
试题数据
备考指导
图书采购
书面课程
面试课程
网络课程
更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