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田玉龙介绍,上半年我国工业经济企稳回升的趋势十分明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高于上半年GDP 2.5%的增速。其中制造业贡献较大,增加值占GDP的28.8%。分析认为,制造业在工业经济中的贡献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推动。中国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尽力保持制造业的相对稳定,但未来会面临很多挑战。
制造业数据亮眼
在这份成绩单中,制造业的数据相当抢眼。从制造业占GDP比重来看,二季度,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8.8%,比2021年提高1.4个百分点;从投资贡献看,二季度制造业投资增长7.4%,高于固定资产投资3.2个百分点。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态势良好,是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有力支撑。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长到31.4万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9.4%和28%提高到15.1%和32.4%,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
智能制造大梁
“比如在传统汽车领域,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尤其是5G应用,推动了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的世界将会加速,无人车间等智能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多。”徐洪才说。
稳定经济的“工具箱”是有效的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制造业PMI生产指数达到52.8%,比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达到50.4%,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达到51.3%,上升7.2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制造业也将面临挑战和不确定性."徐洪才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仍然很高,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基础能源原材料以及粮食的未来价格存在不确定性。“美联储加息导致的外需收缩等外部环境挑战可能会增加。”
1b
发表评论